在演藝界流傳著一句話:沒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員。而精明的商人也認為,這世上沒有小生意,只有小商人。是的,哈默定律的本質(zhì)和這些觀點十分相似:這世上沒有壞買賣,只有做不好生意的商人。
提出這個觀點的是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·哈默,一個典型的猶太商人。而從他的經(jīng)商經(jīng)歷來看,無論是拍賣、釀酒還是石油、養(yǎng)牛,哈默都能做得得心應(yīng)手,這充分驗證了他自己的觀點。
哈默定律在廣告實踐中,常被用于勵志廣告或形象廣告。例如,2003年,央視曾播出過一個形象廣告片:在畫面中,一片白雪皚皚的空曠場地,擋不住一位可愛的紅衣少女起舞旋轉(zhuǎn),隨后,背景不停地變換,從村莊到小鎮(zhèn),一直到一個大舞臺,這時,廣告語“心有多大,舞臺就有多大”出現(xiàn)。
這個廣告告訴所有人,夢想無論處于怎樣的環(huán)境,都有努力的必要,沒有不能實現(xiàn)的夢想,只有不去努力的人。而這也是哈默定律的精髓。
20世紀初,有一天哈默走進了一家商店想要買一支鉛筆,售貨員拿了一支德國鉛筆給他,這支筆花了他26美分,事實上在美國,這樣的產(chǎn)品只需要兩三美分。巨大的差額使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商機,雖然他并不懂如何生產(chǎn)鉛筆,但這不要緊,高薪聘請行家就可以了,歷經(jīng)艱苦之后,他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鉛筆工廠。
在哈默之前,無數(shù)人買過鉛筆,但只有他將其與財富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。和哈默一樣深諳“沒有小生意,只有小商人”這個道理的還有浙江商人。
眾所周知,在浙扛,生意做到風(fēng)生水起的不是高科技和精尖制造品,而是一樁樁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:紐扣、牙簽、打火機……這些小商品在許多人眼中不屑一顧,可浙江商人就可以將它們賣遍全球,把小買賣做成了大事業(yè)。就是憑著這種精神,在改革開放之初,浙江一帶涌現(xiàn)出一片形形色色的大王:紐扣大王、螺絲大王等。
經(jīng)商的人無不盼著能做大生意,其實,生意大小都是相對而論,就像一個故事里所說的那樣。一位母親整日愁眉不展,鄰居問她為什么,母親說,想起兩個女兒,一個賣傘一個賣扇子,每當晴天,賣傘的女兒就會沒生意,而雨天賣扇子的女兒就沒生意。鄰居勸她,為什么不反過來想呢,這樣一來,無論什么天氣,總有一個女兒有生意。
的確如此,在廣告的傳播過程中,有時也會因“小廣告”而帶來意外驚喜。攜程網(wǎng)的創(chuàng)始人沈南鵬,最初為宣傳網(wǎng)站,選擇了手持攜程卡在機場、車站派發(fā)的方式來做廣告??蓜e小看了這張小小的卡片,正是借助這個小廣告,攜程開創(chuàng)了商務(wù)旅游訂票網(wǎng)站的先河,最終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。
哈默認為天下沒有壞買賣,只有不努力的商人,同樣,哈默定律也告訴我們,天下沒有壞廣告,只有不努力的廣告發(fā)布者。
更多文章分享盡在:北京廣告公司-http://www.zhaofeizi66.cn/share
上一篇:廣告中應(yīng)注重超限效應(yīng)! 下一篇:廣告公司也須遵循達維多定律!